乡村社会“面子”的运行机制

被引:9
作者
汪永涛
机构
[1]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乡村社会; 面子; 运行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面子意识和行为是一种微观的人际互动过程,但是它又被宏观社会所制约。在差序格局下,农民强烈地追求个人成功,并且通过他人的眼光进行评价。因而,农民总是在相互比较中分出高下,这造成了乡村各个不同阶层之间的不平等。人们在处理关系时,往往根据自己与对方相比势力的大小,而采取不同的标准。乡村社会的"面子"运行机制对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作用。但随着现代市场的发展,人们思想和价值越来越多元化,乡村社会的"面子"可能朝着碎片化的方向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8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文化要义.[M].梁漱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美)孙隆基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面子.[M].黄光国;胡先缙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新乡土中国.[M].贺雪峰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法律的文化解释.[M].梁治平 编.三联书店.1998,
[6]  
生育制度.[M].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   对面子的解构与重构 [J].
吴凯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8, (01) :152-158
[8]   论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J].
潘维 .
电影艺术, 2007, (03) :5-14
[9]   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 [J].
阎云翔 .
社会学研究, 2006, (04) :201-213+245
[10]   论村落文化 [J].
李银河 .
中国社会科学, 1993, (05) :5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