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PP数据和样区对比法的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分析

被引:45
作者
张镱锂 [1 ,2 ]
胡忠俊 [1 ,2 ]
祁威 [1 ,2 ]
吴雪 [1 ,2 ]
摆万奇 [1 ]
李兰晖 [1 ,2 ,3 ]
丁明军 [1 ,3 ]
刘林山 [1 ]
王兆锋 [1 ]
郑度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保护效果; 样区对比法; 净初级生产力;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6 [自然保护区划及其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青藏高原选择11个代表性自然保护区,基于高寒草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简写NPP)变化过程数据,比较分析了自然保护区与其相邻等面积区域的NPP变化差异;采用样区对比法,在自然保护区内外选取21组对比样区,比较自然保护区建立前后及其内外的生态状况,评估了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研究表明:1.1982-2009年间,82%的代表性自然保护区NPP比保护区周邻区域及青藏高原的平均水平低,反映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状况更为脆弱;2.在代表性自然保护区中,曼则塘自然保护区的NPP增长趋势最为明显,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NPP增长趋势最弱;除色林错自然保护区外,以草甸和湿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NPP增速明显高于以草原与荒漠草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3.代表性样区的研究发现:1自然保护区内76%以上的样区和国家级保护区内82%以上的样区NPP增加幅度明显高于保护区外对应样区的增幅;2取得明显保护效果的有中昆仑、长沙贡玛、若尔盖和色林错等自然保护区;曼则塘自然保护区的东南部边缘地区和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北部边缘地区的效果不明显,可能与保护区及其周邻地区人类扰动增强密切相关;3高寒草甸类型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果最为显著,高寒草原类型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果较差。本研究展示了样区对比法在评估大区域生态变化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其关键在于科学设计样区并进行合理的空间抽样。
引用
收藏
页码:1027 / 104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特征与保护成效简析 [J].
张镱锂 ;
吴雪 ;
祁威 ;
李士成 ;
摆万奇 .
资源科学, 2015, 37 (07) :1455-1464
[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以陆生脊椎动物(除候鸟外)类型为例[J]. 晏玉莹,杨道德,邓娇,张志强,周先雁,王伟,李俊生.应用生态学报. 2015(05)
[3]   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研究进展 [J].
晏玉莹 ;
邓娇 ;
张志强 ;
周先雁 ;
杨道德 .
生态学杂志, 2014, 33 (04) :1128-1134
[4]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分异 [J].
张镱锂 ;
祁威 ;
周才平 ;
丁明军 ;
刘林山 ;
高俊刚 ;
摆万奇 ;
王兆锋 ;
郑度 .
地理学报, 2013, 68 (09) :1197-1211
[5]   论青藏高原自然与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一体性 [J].
南文渊 .
西藏研究, 2013, (04) :44-51
[6]   青藏高原关键区域土地覆被变化及生态建设反思 [J].
张镱锂 ;
王兆锋 ;
王秀红 ;
丁明军 ;
于伯华 ;
郑度 .
自然杂志, 2013, 35 (03) :187-192
[7]   藏西北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草地畜牧业的影响 [J].
张核真 ;
路红亚 ;
洪健昌 ;
马鹏飞 .
干旱区研究, 2013, 30 (02) :308-314
[8]   三江源生态工程的生态成效评估与启示 [J].
刘纪远 ;
邵全琴 ;
樊江文 .
自然杂志, 2013, 35 (01) :40-46
[9]   西藏阿里草地资源现状及载畜量 [J].
畅慧勤 ;
徐文勇 ;
袁杰 ;
吕继照 ;
张硕新 .
草业科学, 2012, 29 (11) :1660-1664
[10]   揭开中国自然湿地保护历史的新篇章 [J].
陈家宽 .
科学通报, 2012, 57 (04) :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