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市场潜力分析与区域经济发展

被引:15
作者
赵曌 [1 ,2 ]
石敏俊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 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市场潜力; 市场通达性; 区域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呈现下滑态势。本文从市场通达性的角度,探讨了市场潜力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内部市场潜力有较大差异,环渤海地区与其他地区有较大落差。市场潜力指数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的伴生关系显示出东北地区内部的这种市场潜力差异是影响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东北多数地区市场潜力的组成中外贸和区外市场的贡献份额较大,这与东北地区的产业发展主要依赖区内消费的现状不一致,说明东北地区具备对外联系的条件,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依托其市场通达条件基础,扩大对外经济联系,增强企业的区际贸易竞争力。现阶段东北地区主要经济中心所起到的市场带动作用还较为有限,今后需要强化经济中心的辐射功能,以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1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中国地级行政区域市场潜力评价 [J].
石敏俊 ;
赵曌 ;
金凤君 .
地理学报, 2007, (10) :1063-1072
[2]   西部地区市场潜力分析 [J].
赵曌 ;
石敏俊 ;
陈贤章 .
干旱区地理, 2006, (05) :766-771
[3]   中国地区间经济联系与区域发展驱动力分析 [J].
石敏俊 ;
金凤君 ;
李娜 ;
赵曌 ;
金少胜 .
地理学报, 2006, (06) :593-603
[4]   振兴东北地区经济的未来政策选择 [J].
王洛林 ;
魏后凯 .
财贸经济, 2006, (02) :3-10+96
[5]   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着力点是转变经济增长机制 [J].
陈清泰 .
经济纵横, 2005, (10) :4-6
[6]   近2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测定与评价 [J].
许月卿 ;
贾秀丽 .
经济地理, 2005, (05) :600-603+628
[7]   外资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 [J].
陈丽蔷 .
经济地理, 2005, (05) :624-628
[8]   我国区域间产业GDP增长的溢出效应比较分析 [J].
黄伟 ;
张阿玲 ;
张晓华 .
经济科学, 2005, (03) :15-28
[9]   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溢出分析 [J].
王铮 ;
武巍 ;
吴静 .
地理研究, 2005, (02) :243-252
[10]   关于东北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 [J].
陆大道 .
北方经济, 2005, (04) :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