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关中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布局

被引:132
作者
杨天荣 [1 ,2 ]
匡文慧 [1 ]
刘卫东 [3 ]
刘爱琳 [1 ,2 ]
潘涛 [2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4]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 生态安全格局; 绿心廊道组团网络化模式; 关中城市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 [城市规划];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083305 ;
摘要
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以中国西部关中城市群为例,在RS与GIS技术支持下,通过生态服务重要性与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识别生态源地,并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而开展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布局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保护源地面积共26191.19 km2,占全区的47.51%;(2)除生态源地外,低、中、高水平安全格局区域分别占全区的39.14%、9.86%和3.49%;(3)源间廊道多呈南北走向且连通成网状的程度较低;(4)提出构建以"四带、三区、七组团、十廊道、多中心"为核心的"绿心廊道组团网络式"布局体系,优化关中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本研究可为区域生态保护与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441 / 45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效应解析的理论框架及技术路径 [J].
方创琳 ;
周成虎 ;
顾朝林 ;
陈利顶 ;
李双成 .
地理学报, 2016, 71 (04) :531-550
[2]   中国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现状与实践问题思考 [J].
蒋艳灵 ;
刘春腊 ;
周长青 ;
陈明星 .
地理研究, 2015, 34 (12) :2222-2237
[3]   基于生态红线划分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江西省为例 [J].
杨姗姗 ;
邹长新 ;
沈渭寿 ;
沈润平 ;
徐德琳 .
生态学杂志, 2016, 35 (01) :250-258
[4]   北京市绿带游憩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J].
李玏 ;
刘家明 ;
宋涛 ;
陶慧 ;
张新 .
地理研究, 2015, 34 (08) :1507-1521
[5]   三峡库区县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识别与功能分区——以奉节县为例 [J].
李潇然 ;
李阳兵 ;
王永艳 ;
邵景安 .
生态学杂志, 2015, 34 (07) :1959-1967
[6]   北京市生态用地规划与管理对策 [J].
欧阳志云 ;
李小马 ;
徐卫华 ;
李煜珊 ;
郑华 ;
王效科 .
生态学报, 2015, 35 (11) :3778-3787
[7]   城市生态用地需求测算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彭建 ;
汪安 ;
刘焱序 ;
马晶 ;
吴健生 .
地理学报, 2015, 70 (02) :333-346
[8]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研究进展及规划技术流程探讨 [J].
欧定华 ;
夏建国 ;
张莉 ;
赵智 .
生态环境学报, 2015, 24 (01) :163-173
[9]   不同生态保育尺度下铜陵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J].
冯长春 ;
曹敏政 ;
谢婷婷 .
地理研究, 2014, 33 (12) :2217-2227
[10]   中国城市群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 [J].
方创琳 .
地理学报, 2014, 69 (08) :1130-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