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氟花岗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及其成岩成矿效应

被引:46
作者
李建康 [1 ]
张德会 [2 ]
王登红 [1 ]
张文淮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富氟花岗岩; 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 成矿效应;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8.02.002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除了结晶分异模式外,富氟花岗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也是伟晶岩成岩成矿的重要机制。熔体包裹体和实验研究表明,富氟花岗岩浆的液态不混溶会形成富挥发份的贫硅熔体和与其共轭的富硅酸盐熔体。花岗岩中的异离体型伟晶岩和贯入状脉型伟晶岩,挥发份、助熔剂等元素和同位素组成在不混溶相间的突变性是该类不混溶作用的主要标志。富氟花岗岩浆不混溶作用不但可以解释伟晶岩的特征性矿物分带,对传统的伟晶岩成岩理论提出了挑战;还对稀有金属有高度富集作用,这主要归功于F、B、P等挥发份对稀有金属元素的亲和力。然而,目前该类不混溶作用成矿效应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这主要要归因于没有理想的地质对象。甲基卡矿床是亚洲最大的固体锂矿床,初步研究表明该矿床发生了富氟花岗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是研究氟花岗岩浆液态不混溶过程中稀有金属的分配、迁移、富集规律和机制的理想对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75 / 18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四川丹巴伟晶岩型白云母矿床的成矿时代及构造意义 [J].
李建康 ;
王登红 ;
付小方 .
矿床地质, 2006, (01) :95-100
[2]   论四川呷基卡锂辉石矿产的开发 [J].
何新荣 .
世界有色金属, 2006, (01) :8-10
[3]   关于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J].
张德会 .
地质通报, 2005, (Z1) :11-17
[4]   富F熔体溶液体系流体地球化学及其成矿效应——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J].
张德会 ;
张文淮 ;
许国建 .
地学前缘, 2004, (02) :479-490
[5]   富氟花岗质熔体形成和演化的实验研究 [J].
李福春 ;
朱金初 ;
张林松 ;
饶冰 ;
张佩华 .
岩石学报, 2003, (01) :125-130
[6]   Li-F花岗岩液态分离的同位素地球化学标志 [J].
王联魁 ;
王慧芬 ;
黄智龙 .
地质与勘探, 2002, (05) :38-43
[7]   富锂氟含稀有矿化花岗质岩石的对比和成因思考 [J].
朱金初 ;
饶冰 ;
熊小林 ;
李福春 ;
张佩华 .
地球化学, 2002, (02) :141-152
[8]   新疆阿尔泰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磷灰石矿物中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及其意义 [J].
张辉 ;
刘丛强 .
地球化学, 2001, (04) :323-334
[9]   Li-F花岗岩液态分离的稀土地球化学标志 [J].
王联魁 ;
王慧芬 ;
黄智龙 .
岩石学报, 1999, (02) :11-21
[10]   钠长花岗岩-H2O-HF体系中流体/熔体间氟的分配实验研究 [J].
熊小林 ;
赵振华 ;
朱金初 ;
饶冰 ;
赖鸣远 .
地球化学, 1998, (01) :6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