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东段尾亚地区白尖山超单元特征

被引:2
作者
李嵩龄,董富荣,冯新昌
机构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关键词
天山东段,尾亚地区,超单元,岩浆岩,地球化学,早石炭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1 [地球动力学与大地构造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早石炭世白尖山超单元横亘于尾亚站东西两侧,沙泉子断裂以南的狭长地带(研究区长50余千米,宽3~6km)。它是北部觉洛塔格早石炭世火山型被动陆缘与其南(以沙泉子断裂为界)卡瓦布拉克古陆块汇聚事件的产物。这次事件导致沿卡瓦布拉克地块北缘成线状分布的巨大岩基链的形成,即该带事实上成为一个活动陆缘弧──白尖山岩浆弧(白尖山超单元)。根据各岩石单元的接触关系,白尖山超单元由早至晚为辉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从沙泉子断裂向南,大体上反映出偏基性的石英闪长岩单元偏北侧分布,钾长花岗岩及碱长花岗岩单元偏南分布,表现出当时碰撞带的特性。由于晚石炭世末受到韧性剪切作用,大部分产生塑性变形,成为初糜棱岩—超糜棱岩的花岗质岩石,宏观上似具片麻状构造。无论从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方面来看,均具同源岩浆演化的特征。白尖山超单元侵入于含早石炭世动物化石的卡拉火大山组中,被二叠纪尾亚超单元组合(原尾亚岩体)侵入,测定U—Pb同位素年龄为338.4Ma及325.24Ma,从而确定白尖山超单元形成时代为早石炭世。
引用
收藏
页码:261 / 26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中国新疆古生代地壳演化及成矿.[M].何国琦等著;.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94,
  • [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M].王中刚等 编著.科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