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华山山崩地质遗迹景观离散元数值模拟

被引:6
作者
吕艳 [1 ]
王根龙 [2 ,3 ]
张新社 [2 ]
机构
[1]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3] 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质遗迹景观; 离散单元法; 地震山崩; 动力放大效应; 高速远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42 [中国自然地理];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城市地质遗迹景观调查研究是城市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探索地质遗迹景观的成因则是挖掘其科学价值和实施保护措施的关键问题。以中国"山崩奇观"的翠华山山崩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天然地震记录作为地震输入条件,借助离散元动力分析模块,对翠华山山崩的动力响应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再现了地震山崩的启动、加速、解体、堆积的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惯性力作用使山体质点加速度和速度产生放大效应,特别是山体顶部的动力放大效应最为显著,加速度放大系数达2.0;翠花山山崩具有高速远程的特点,其前缘的崩塌体最大水平速度达44m·s-1,崩落水平距离达460m,堵塞沟谷形成堰塞湖;地震山崩的整个破坏过程包括4个阶段,分别为启动阶段、加速阶段、减速阶段和堆积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443 / 4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地震动力作用触发的斜坡崩滑效应模拟 [J].
崔芳鹏 ;
许强 ;
谭儒蛟 ;
殷跃平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 (03) :445-450
[2]   纵横波时差耦合作用的斜坡崩滑效应离散元分析——以北川唐家山滑坡为例 [J].
崔芳鹏 ;
胡瑞林 ;
殷跃平 ;
许强 ;
张明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 (02) :319-327
[3]   地震作用下边坡岩体动力稳定性数值模拟 [J].
谭儒蛟 ;
李明生 ;
徐鹏逍 ;
胡瑞林 ;
苏彦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S2) (S2) :3986-3992
[4]   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研究评述 [J].
刘红帅 ;
薄景山 ;
刘德东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5, (01) :164-171
[5]   地震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J].
祁生文 ;
伍法权 ;
刘春玲 ;
丁彦慧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16) :2792-2797
[6]   地震滑坡启程剧动的机理研究及离散元模拟 [J].
毛彦龙 ;
胡广韬 ;
毛新虎 ;
石耀武 .
工程地质学报, 2001, (01) :74-80
[7]  
岩质边坡动力反应分析[M]. 科学出版社 , 祁生文等, 2007
[8]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 地质出版社 , 张倬元等编著, 1994
[9]  
高等岩石力学 .2 周维垣. 水利电力出版社 .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