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札达盆地晚上新世古植被型分析

被引:8
作者
李建国
周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古植被; 古环境; 上新世; 西藏; 札达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4 [古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札达盆地晚上新世生长着以高山荒漠小灌木、草原、亚高山常绿针叶林和中低山常绿针叶林为主的植被。气候显示了从干旱寒冷至温暖湿润的垂向分异 ,总体偏于干、寒 ,属亚热带高山或亚高山类型。当时区内海拔已较高 ,南低北高的地势特征也已形成。古植被重建及现青藏高原的植被调查资料表明 ,当时盆地最低处的海拔可能不会超过 2 5 0 0m ,其周围及北部可能存在海拔 4 0 0 0m的高地或更高的山峰。中、晚上新世迄今 ,该地区隆升的高度可能不会超过 10 0 0m ,其幅度小于喜马拉雅山中部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8+100 +10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西藏西部札达盆地上新世孢粉植物群及古环境 [J].
李建国 ;
周勇 .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1, (01) :89-96
[2]   札达盆地构造旋回层及其地质意义 [J].
周勇 ;
丁林 ;
邓万明 ;
张进江 ;
不详 .
地质科学 , 2000, (03) :305-315
[3]   西藏札达盆地的上新世地层 [J].
张青松 ;
王富葆 ;
计宏祥 ;
黄万波 .
地层学杂志, 1981, (03) :216-220
[4]   希夏邦马峰高山栎化石层的发现及其在植物学和地质学上的意义 [J].
徐仁 ;
陶君容 ;
孙湘君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73, (01) :103-119
[5]  
青藏高原晚新生代隆升与环境变化.[M].施雅风等 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
[6]  
西藏植被.[M].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编写;.科学出版社.1988,
[7]  
西藏第四纪地质.[M].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科学出版社.1983,
[8]  
中国植被.[M].吴征镒主编;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编著;.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