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河岸林建群植物的水分利用过程分析

被引:29
作者
陈亚宁
李卫红
陈亚鹏
周洪华
郝兴明
朱成刚
机构
[1]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荒漠河岸林; 胡杨; 柽柳; 水分利用; 内陆河下游;
D O I
10.13866/j.azr.2018.01.16
中图分类号
S792.11 [杨]; S793.5 [柽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荒漠河岸林植物是干旱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干旱区荒漠河岸林建群植物水分利用过程,对制定生态保育恢复对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西北干旱区塔里木河和黑河下游荒漠河岸林植物水分来源、根系水力提升过程的观察和对比分析,解析了不同胁迫环境下胡杨、柽柳等荒漠河岸林主要建群种的水分利用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在塔里木河和黑河下游不同地下水埋深和干旱胁迫环境下,荒漠河岸林植物的水分利用方式和生存策略有较大差别。在水分来源上,胡杨和柽柳主要利用深层土壤水和地下水,但塔里木河下游的植物根系对水资源的利用较黑河下游更加多元化;在水分分配方面,塔里木河下游的胡杨表现出更强的水力提升能力和更显著的水分再分配效应,地下水埋深是造成植物水分利用策略差异的主要原因,地下水位越深(7 m以内),胡杨受干旱胁迫越大,胡杨根系的水力提升能力亦越强。目前黑河下游的生态已处于平衡维持和发展阶段,而塔里木河下游广大地区的荒漠河岸林植物仍处于严重的干旱胁迫中。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极端干旱生境下胡杨克隆水分整合特征及其生态意义 [J].
朱成刚 ;
李卫红 ;
马建新 ;
周莹莹 .
植物科学学报, 2017, 35 (03) :344-353
[2]   基于LiDAR数据的额济纳绿洲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河岸林植被覆盖分类与植被结构参数提取 [J].
苏阳 ;
祁元 ;
王建华 ;
徐菲楠 ;
张金龙 .
中国沙漠, 2017, 37 (04) :689-697
[3]   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林蒸散规律及其关键控制机制 [J].
袁国富 ;
罗毅 ;
邵明安 ;
张佩 ;
朱绪超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5, 45 (05) :695-706
[4]  
Water use strategies of the desert riparian forest plant community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Heihe River Basin, China[J]. FU AiHong,CHEN YaNing,LI WeiHong.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4(06)
[5]   荒漠河岸林植物木质部导水与栓塞特征及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J].
周洪华 ;
李卫红 ;
木巴热克阿尤普 ;
徐茜 .
植物生态学报, 2012, 36 (01) :19-29
[6]   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埋深对胡杨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J].
陈亚鹏 ;
陈亚宁 ;
徐长春 ;
李卫红 ;
付爱红 .
生态学报, 2011, 31 (02) :344-353
[7]   黑河下游河岸林植物水分来源初步研究 [J].
赵良菊 ;
肖洪浪 ;
程国栋 ;
宋耀选 ;
赵亮 ;
李彩芝 ;
杨秋 .
地球学报, 2008, 29 (06) :709-718
[8]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荒漠河岸林群落生态过程与水文机制研究 [J].
李卫红 ;
郝兴明 ;
覃新闻 ;
陈亚宁 ;
黄湘 .
中国沙漠, 2008, (06) :1113-1117
[9]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生态安全与生态需水量研究——兼谈塔里木河生态需水量问题 [J].
陈亚宁 ;
郝兴明 ;
李卫红 ;
陈亚鹏 ;
叶朝霞 ;
赵锐锋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7) :732-738
[10]   Rational groundwater table indicated by the eco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vegetation: A case study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 [J].
CHEN Yaning ;
Ningb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6, (S1) :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