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地区近地层大气和土壤特征量分析

被引:14
作者
陈学龙 [1 ]
马耀明 [1 ,2 ]
李茂善 [2 ]
马伟强 [2 ]
王宏 [3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3] 不详
[4]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6] 不详
关键词
藏北高原; CAMP/Tibet; 近地层大气; 土壤温湿度; 冻土; 冻结融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全球协调加强观测期亚澳季风青藏高原试验研究(CAMP/Tibet)"4个台站2003年大气和土壤的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藏北高原不同下垫面上的气温、相对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的季节变化及年变化特征。近地层大气各气象要素变化剧烈;4个站气温高低的差异显示了纬度和高度的明显影响;各站冻土冻融过程存在地域差别,尤其是春季冻结消融阶段的持续时间相差可达1个月;土壤质地的差别对土壤湿度影响也较大,黏土土壤含水量要高些,粉土和砂土要低些。
引用
收藏
页码:941 / 9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藏北高原地表反照率的初步研究 [J].
李英 ;
胡泽勇 .
高原气象, 2006, (06) :1034-1041
[2]   高原地表过程中冻融过程在东亚夏季风中的作用 [J].
尚大成 ;
王澄海 .
干旱气象, 2006, (03) :19-22
[3]   青藏高原表层土壤的日冻融循环 [J].
杨梅学 ;
姚檀栋 ;
Hirose Nozomu ;
Hideyuki Fujii .
科学通报 , 2006, (16) :1974-1976
[4]   青藏高原能量和水循环试验研究——GAME/Tibet与CAMP/Tibet研究进展 [J].
马耀明 ;
姚檀栋 ;
王介民 .
高原气象 , 2006, (02) :344-351
[5]   青藏高原隆升对春、夏季亚洲大气环流的影响 [J].
梁潇云 ;
刘屹岷 ;
吴国雄 .
高原气象, 2005, (06) :837-845
[6]   藏北高原地区地表辐射出支和能量平衡的季节变化 [J].
马伟强 ;
马耀明 ;
李茂善 ;
Z.(Bob)SU ;
王介民 .
冰川冻土, 2005, (05) :673-679
[7]   藏北高原地面辐射收支的初步分析 [J].
马伟强 ;
马耀明 ;
胡泽勇 ;
李茂善 ;
王介民 ;
钱泽雨 .
高原气象, 2004, (03) :348-352
[8]   多层土壤温度模拟及其检验 [J].
周锁铨 ;
张翠 ;
王小宁 ;
吴息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4, (02) :200-209
[9]   中国土壤湿度的垂直变化特征 [J].
张秀芝 ;
吴迅英 ;
何金海 .
气象学报, 2004, (01) :51-61
[10]   青藏高原土壤水热分布特征及冻融过程在季节转换中的作用 [J].
杨梅学 ;
姚檀栋 ;
何元庆 .
山地学报, 2002, (05) :55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