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核+双子”京津冀城市群背景下的张承发展对策分析

被引:3
作者
孟祥林 [1 ,2 ]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研究中心
[2] 华北电力大学社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京津冀; 张承; 区域经济合作; 城市群;
D O I
10.13937/j.cnki.sjzjjxyxb.2010.06.008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构建以京津唐保为核心的"双核+双子"的京津冀城市体系,不能忽视张承在京北的重要作用。张承需要依托自身条件融入京津,同时京津也要利用大都市的优越条件创造更多的机会吸纳张承,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划阈限创造京津冀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是京津张承共生发展的未来选择,进而构建"五核+三带"的京北城市成长线,包括"双核"京圈外围带、"核+子"交合带和"北双子"成长核,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沿张家口-宣化-怀来-延庆-怀柔-密云-兴隆-滦平-承德一线为主线的京北城市成长线,其中要充分发展怀来和兴隆为较高级别的次级城市。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河北省“一分为五”框架下京津冀一体化的多核心亚城市体系构建 [J].
孟祥林 .
城市, 2009, (09) :6-12
[2]   “双核+双子”模式的京津唐保城市体系构建与对策分析 [J].
孟祥林 .
城市, 2009, (04) :33-40
[3]   京津冀城市圈发展布局:差异化城市扩展进程的问题与对策探索 [J].
孟祥林 .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16 (03) :6-15
[4]   区域的外部性内部化和内部性外部化——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一种思路 [J].
程必定 .
经济研究, 1995, (07) :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