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耕地非农化规模及时空配置研究

被引:3
作者
李瑞华
王锐
李明秋
机构
[1]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工程学院
关键词
河南省; 耕地非农化; 粮食安全; 耕地利用效益;
D O I
10.16498/j.cnki.hnnykx.2009.06.052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为确定转型期耕地非农化最佳规模及时空配置,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首先采用区间套合方法确定河南省转型期耕地非农化最佳区间为9 141.64~189 393.31 hm2,最佳规模为99 267.48 hm2;然后采用时空配置系数法实现了耕地非农化最佳规模的有效配置。结果表明,耕地非农化效益较低是限制非农化规模的主要因素,配置规模随时间序列呈递减趋势,前三年配置规模较高,后续年份较低,在全省范围内经济发展较快和人口密集的地区配置规模教高,反之则较低。这与河南省经济发展趋势、人口与经济总量的区域分布特征相吻合。区间套合方法和时空配置系数方法对于确定耕地非农化最佳规模及实现时空配置是两种有效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8+72 +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转型期耕地数量动态变化及最佳非农转化量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许恒周 ;
曲福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05) :54-58
[2]   我国耕地保有量的指数预测模型 [J].
孙燕 ;
张云鹏 ;
王慎敏 ;
周寅康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7, (01) :46-49
[3]  
土地利用规划学.[M].王万茂;韩桐魁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