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00-2008年)长江口南港河槽的冲淤变化——兼议外高桥新港区岸段强烈淤积的原因

被引:16
作者
闫龙浩 [1 ,2 ]
杨世伦 [1 ]
李鹏 [1 ,3 ]
吴创收 [1 ]
徐晓君 [1 ,4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3] 国家海洋局东海标准计量中心
[4]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河槽演变; 南港; 外高桥新港区; 长江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7.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长江口南港是上海外高桥新港区所在岸段,其冲淤变化对该港区水深的维护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ArcGIS对2000-2008年长江口南港海图资料进行数字化,建立不同时期此河槽的数字高程模型,定量计算南港河槽尤其是主槽的冲淤变化,分析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2000-2004年南港河槽整体上冲刷21.9×106m3(平均冲刷速率为3.5cm/a);(2)2004-2008年南港河槽整体上转为淤积,河床共淤积26.0×106m3(平均淤积速率为4.1cm/a);(3)2004-2008年外高桥新港区净淤积73cm,其中2006年7月-2007年7月1年淤积57cm。结论包括:(1)南港复式河槽中间沙脊的大量采砂导致的过水断面调整可能是近期沙脊两侧深槽出现淤浅趋势的重要原因;(2)2006年7月-2007年7月南港主槽(包括外高桥新港区)的强烈淤积可能还与该水文年长江径流量特低有关。(3)南港作为长江入海水沙的过境通道,其冲淤变化与河流来沙量变化的关系不大,而流域极端气候事件导致的径流量变异、河口人类活动以及河槽的自适应调整可能是该河槽年际冲淤变化的更重要诱因。
引用
收藏
页码:378 / 38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长江口瑞丰沙嘴演变分析 [J].
郭建强 ;
茅志昌 .
海洋湖沼通报, 2008, (01) :17-24
[2]   长江河口中央沙位移变化与南北港分流口稳定性研究 [J].
应铭 ;
李九发 ;
虞志英 ;
徐海根 ;
恽才兴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04) :476-481
[3]   长江口南、北港分汊口演变与治理 [J].
薛鸿超 .
海洋工程, 2006, (01) :27-33
[4]   长江口南北港泥沙冲淤定量分析及河道演变 [J].
吴华林 ;
沈焕庭 ;
茅志昌 .
泥沙研究, 2004, (03) :75-80
[5]   长江口南港底沙输移及其对南、北槽分汊口的影响 [J].
巩彩兰 ;
恽才兴 ;
虞志英 .
海洋工程, 2003, (03) :62-67
[6]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研究长江口南港底沙运动规律 [J].
巩彩兰 ;
恽才兴 .
水利学报, 2002, (04) :18-22
[7]   长江口南港河段水文泥沙特性及河床演变分析 [J].
戚秀莲 ;
朱元生 .
海洋工程, 2000, (04) :74-79
[8]   长江口南港水道潮流特征分析 [J].
杨许侯 ;
金成法 ;
马道华 .
海洋通报, 1999, (01) :1-11
[9]   长江口沉积物粒度参数的统计规律及其沉积动力学解释 [J].
杨世伦 .
泥沙研究, 1994, (03) :23-31
[10]   两千年来长江河口发育的模式 [J].
陈吉余 ;
恽才兴 ;
徐海根 ;
董永发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79, (01) :10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