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口服抗凝药的抗凝治疗强度标准

被引:56
作者
孟旭
李金钟
刘岩
张海波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瓣膜,人工; 抗凝药; 随访研究; 国际标准化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4.2 [心脏];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 探讨适合我国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患者特点的抗凝强度标准并分别确定主动脉瓣置换(AVR)、二尖瓣置换(MVR)、双瓣置换(DVR)的抗凝强度标准。方法 对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1658例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随访,分析随访抗凝强度(国际标准化比,INR)与口服抗凝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关系,总结并发症发生率最低的抗凝强度范围,即最佳抗凝强度标准。结果 完成随访1508例,随访率91.0%,随访(0.08~5.08)年,平均随访(3.8±1.3)年,随访总人年数为5731.9。随访INR 2.13±0.56,口服华法林剂量(3.09±0.85)mg,发生血栓栓塞66例(1.17%人年),抗凝有关的出血115例(2.02%人年),总事件发生率为3.24%人年,其中INR于1.3-2.3(AVR:1.3~1.8;MVR及DVR:1.8~2.3)范围内出血和总事件发生率最低(P<0.001)。结论 我国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患者的抗凝强度控制在INR1.3~2.3范围(AVR:1.3~1.8;MVR、DVR:1.8~2.3),可以减少口服抗凝治疗的并发症,获得满意的预防血栓栓塞,减少与抗凝有关的出血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国产侧倾碟瓣二尖瓣替换10年以上随访 [J].
徐志云,张宝仁,朱家麟,郝家骅,陈如坤,蔡用之 .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995, (03) :135-137+190
[2]  
Lower intensity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results in lower complications rates with the St.Jude Medical prosthesis. Horstkotte D, Schulte HD, Bircks W, et al.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