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粳杂种主要性状的遗传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

被引:12
作者
沈圣泉
朱军
机构
[1] 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
关键词
籼粳杂种;农艺性状;基因型×环境互作模型;遗传方差估算;遗传效应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03.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将5份籼型材料和6份粳型广亲和系配制的不完全双列杂交F1及其亲本进行两年试验,应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模型分析籼粳交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多数性状的加性×环境互作或显性×环境互作方差已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显性×环境互作方差还明显大于加性×环境互作方差.抽穗天数、单株穗数、主穗总粒数和百粒重性状上,亲本的加性效应随环境不同其变化相对较大;而株高、剑叶长、单株穗数、主穗总粒数和结实率性状上,其杂种的显性效应对环境表现更为敏感.试验还对参试亲本及其杂种的遗传主效应值进行了预测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不同环境下作物基因型值和杂种优势的分析方法 [J].
吴吉祥,朱军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6) :587-592
[2]   作物品种间杂种优势遗传分析的新方法 [J].
朱军 ;
季道藩 ;
许馥华 .
遗传学报, 1993, (03) :262-271
[3]   利用籼粳杂种一代若干问题的探讨 [J].
王建军 ;
徐云碧 ;
申宗坦 .
中国农业科学, 1991, (01) :27-33
[4]   籼粳稻杂交育种的研究——Ⅲ.籼粳交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 [J].
袁龙江 ;
邢祖颐 .
作物学报, 1989, (02) :182-188
[5]   籼粳稻之间的亲和性及其杂种优势 [J].
赵继海 ;
申宗坦 .
中国水稻科学, 1988, (01) :23-28
[6]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一代优势及其与亲本关系的研究 [J].
肖金华 ;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88, (01) :5-9
[7]   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设想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87, (01) :1-3
[8]   栽培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一代优势的研究 [J].
曾世雄 ;
杨秀青 ;
卢庄文 .
作物学报, 1980, (04) :193-202+257
[9]   秈粳稻杂交育种研究(第二报) [J].
杨守仁 ;
沈锡英 ;
顾慰连 ;
曹淡君 .
作物学报, 1962, (02) :13-18
[10]  
数量遗传学[M]. 四川大学出版社 , 高之仁 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