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被引:37
作者
张正洪
邓兆宏
机构
[1] 郧阳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2] 郧阳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湖北十堰
[3] 湖北十堰
关键词
椎动脉沟; VBI;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钩突; 横突孔; 动脉管壁; 发病机制; 脑血流量; 颈椎不稳;
D O I
10.16695/j.cnki.1006-2947.2002.03.024
中图分类号
R743 [脑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的病因多而复杂 ,有些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如椎 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管壁结构的年龄变化、分子生物学指标和生物力学的改变 ;颈部软组织对椎动脉的影响 ;上、下位颈椎间活动时对椎动脉的影响 ;椎动脉周围神经丛因素致VBI的机制 ;颈椎钩突和横突孔骨赘生长的相关因素等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VBI的有关病因和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引用
收藏
页码:265 / 26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寰枢椎因素致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解剖学机制 [J].
瞿东滨 ;
钟世镇 .
解剖科学进展, 1999, (04) :301-304
[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80例临床分析 [J].
刘欣 ;
张晓耀 ;
吴建巧 .
河北医学, 1999, (09) :3-5
[3]   枢椎横突孔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J].
瞿东滨 ;
钟世镇 ;
李忠华 .
解剖学杂志, 1999, (02) :163-165
[4]   椎动脉分段的临床解剖学观点 [J].
瞿东滨 ;
钟世镇 .
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 1999, (01) :33-34
[5]   椎动脉外膜剥离术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J].
冯世庆 ;
杨敏杰 ;
陈君长 ;
郭世绂 ;
马巍 ;
王沛 ;
张晓卫 ;
侯巍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998, (01) :10-13
[6]   寰齿侧关节的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J].
李义凯 ;
钟世镇 ;
李忠华 ;
郭成悦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97, (02) :42-43
[7]   颈椎横突孔和椎动脉的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J].
洪乐鹏 ;
杨丹迪 ;
许孟杰 ;
李沃棠 .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7, (02) :34-36
[8]   环椎后桥的X线观察及临床意义探讨 [J].
朱希松 ;
陆锡潮 .
解剖学杂志, 1997, (02) :103-106
[9]   100例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 [J].
杨俊明,孙永柱,陈文弦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1996, (05) :270-271+271
[10]   轻微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少见病因 [J].
李柱一 ;
游国雄 .
陕西医学杂志, 1994, (04) :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