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壤类型和农业用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被引:63
作者
刘文娜 [1 ]
吴文良 [1 ]
王秀斌 [2 ]
王明新 [1 ]
毛文峰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微生物量碳; 土壤养分; 土壤类型; 用地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山东桓台县3种土壤类型(潮土、褐土和砂姜黑土)与农业用地方式(林地、菜地和粮田)对土壤表层(0—10 cm)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农业用地方式对微生物量碳的影响较大,3种利用方式的微生物量碳含量差异显著,依次为:粮田>菜地>林地;土壤类型不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也不相同。任何一种土壤,菜地的N、P、K含量都高于粮田和林地;有机质含量粮田>菜地>林地;pH值林地>粮田>菜地。全N、有机质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P与微生物量碳呈弱负相关,速效K、pH值和微生物量碳不相关。不同用地方式下土壤养分与微生物量碳的相关程度不同。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有利于提高土壤中微生物量碳水平,施用化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微生物量碳。
引用
收藏
页码:406 / 4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重金属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的微生物群落遗传多样性研究 [J].
赵祥伟 ;
骆永明 ;
滕应 ;
李振高 ;
宋静 ;
吴龙华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2) :186-191
[2]   长期不同施肥下太湖地区黄泥土表土微生物碳氮量及基因多样性变化 [J].
张平究 ;
李恋卿 ;
潘根兴 ;
张俊伟 .
生态学报, 2004, (12) :2818-2824
[3]   农业土壤微生物基因与群落多样性研究进展 [J].
孔维栋 ;
朱永官* ;
傅伯杰 ;
陈保冬 ;
童依平 .
生态学报, 2004, (12) :2894-2900
[4]   半干旱地区不同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量碳的分布特征 [J].
文倩 ;
赵小蓉 ;
陈焕伟 ;
妥德宝 ;
林启美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4, (10) :1504-1509
[5]   黄土高原旱地长期轮作与施肥土壤微生物量磷的变化 [J].
来璐 ;
郝明德 ;
王永功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5) :546-549
[6]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蚯蚓对旱作稻田土壤碳、氮的影响 [J].
王霞 ;
胡锋 ;
李辉信 ;
沈其荣 .
生态环境, 2003, (04) :462-466
[7]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库影响的敏感性评价指标 [J].
张金波 ;
宋长春 .
生态环境, 2003, (04) :500-504
[8]   长期免耕水稻田土壤的生物特征研究 [J].
张磊 ;
肖剑英 ;
谢德体 ;
魏朝富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2) :111-114
[9]   镉铅锌污染对红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J].
谢正苗 ;
卡里德 ;
黄昌勇 ;
俞劲炎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0, (01) :69-74
[10]   持续农业中的土壤生物指标研究 [J].
任天志 .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01) :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