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农村家庭生计模式变迁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新疆玛纳斯县凉州户镇新渠村调查分析
被引:4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万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龙开义
机构
:
[1]
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
来源
:
西部论坛
|
2013年
/ 23卷
/ 02期
关键词
:
农村家庭生计模式;
农村家庭经济;
生计模式变迁;
农村劳动力转移;
家庭收入;
非农收入;
农业集约化;
农业技术人才;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目前,我国农村家庭的生计模式可概括为"农业生计模式""农业兼非农业生计模式"和"非农业生计模式"三种。新疆玛纳斯县凉州户镇新渠村的家庭生计模式经历了从以牧业为主到以种植业为主,到多元化发展的历程,生计模式的变迁是村民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及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和思想观念的转变的必然结果。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现代化背景下,农村家庭生计模式变迁必然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农业的集约化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需要加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引导村民转向非农生产,增加村民的非农收入;另一方面,要实现小规模农业生产向大规模农业生产的转变,农村需要引进农业技术人才,也需要政府的扶持。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新疆天山北坡绿洲生态与回族生计方式研究
马海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河子大学
马海寿
陶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河子大学
陶健
[J].
青海民族研究,
2012,
23
(03)
: 52
-
56
[2]
藏族社会生计模式与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研究——以西藏贡觉县三岩区为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岳小国
[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2
(05)
: 65
-
70+140
[3]
小民族的生计模式变迁与文化适应——人类学视野中的独龙族社会结构变迁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云水
[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26
(02)
: 46
-
49
[4]
西陲新城“新月社区”的生计透视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海寿
[J].
青海社会科学,
2008,
(06)
: 169
-
173
[5]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生计模式转型探析——以客家古村三僚文化生态旅游为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建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勇华
[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30
(06)
: 68
-
72
[6]
瑶族农民的生计转型调查研究——以广西大化县七百弄布努瑶为例[J]. 秦红增,唐剑玲.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S1)
[7]
论民族生计方式与生存环境的关系[J]. 罗康隆.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4(05)
[8]
当代新疆昌吉地区回族生计方式变迁研究[D]. 马海寿.兰州大学. 2010
←
1
→
共 8 条
[1]
新疆天山北坡绿洲生态与回族生计方式研究
马海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河子大学
马海寿
陶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河子大学
陶健
[J].
青海民族研究,
2012,
23
(03)
: 52
-
56
[2]
藏族社会生计模式与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研究——以西藏贡觉县三岩区为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岳小国
[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2
(05)
: 65
-
70+140
[3]
小民族的生计模式变迁与文化适应——人类学视野中的独龙族社会结构变迁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云水
[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26
(02)
: 46
-
49
[4]
西陲新城“新月社区”的生计透视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海寿
[J].
青海社会科学,
2008,
(06)
: 169
-
173
[5]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生计模式转型探析——以客家古村三僚文化生态旅游为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建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勇华
[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30
(06)
: 68
-
72
[6]
瑶族农民的生计转型调查研究——以广西大化县七百弄布努瑶为例[J]. 秦红增,唐剑玲.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S1)
[7]
论民族生计方式与生存环境的关系[J]. 罗康隆.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4(05)
[8]
当代新疆昌吉地区回族生计方式变迁研究[D]. 马海寿.兰州大学. 201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