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卡市场双边性检验及其政策启示

被引:18
作者
骆品亮 [1 ]
韩冲 [1 ]
余林徽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银行卡市场; 交叉网络外部性; 双边市场;
D O I
10.13269/j.cnki.ier.2010.02.012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832.2 [银行制度与业务];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通过对交叉网络外部性的测度来检验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双边市场特征,并结合对消费者持卡支付影响因素的识别,提出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对19952005年发卡量与POS机数量时间序列的格兰杰检验表明,我国银行卡产业存在单向交叉网络外部性,接受卡支付的商户数变化会引起持卡用户数的变化;而基于15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显示,持卡消费端相对于商户端的交叉网络外部性系数为0.876;进一步的数据模型分析发现,消费者持卡支付还与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等因素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银行卡产业交易定价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J].
武云亮 ;
岳中刚 .
经济管理, 2008, (12) :54-60
[2]  
对中国信用卡消费群体特征的多元统计分析[J]. 董志勇,狄晓娇.金融论坛. 2007(06)
[3]   银行卡产业特征与反垄断难题 [J].
董维刚 ;
张昕竹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6) :111-119+128
[4]   双边市场的定价策略及反垄断问题研究 [J].
岳中刚 .
财经问题研究, 2006, (08) :30-35
[5]   POS交易费均衡分析及其政策含义 [J].
骆品亮 ;
余林徽 .
产业经济研究, 2006, (04) :28-34+61
[6]   信用卡标准与银行竞争:基于网络经济学角度的分析 [J].
黄纯纯 .
金融研究, 2006, (05) :70-80
[7]   银行卡产业运作机制及其产业规制问题研究——基于双边市场理论视角 [J].
程贵孙 ;
孙武军 .
国际金融研究, 2006, (01) :39-46
[8]   银商之争的经济学分析:从沃尔玛诉讼案到中国的罢刷事件 [J].
骆品亮 ;
何之渊 .
上海管理科学, 2005, (02)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