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物理性状的研究

被引:22
作者
张磊 [1 ]
王玉峰 [1 ]
陈雪丽 [1 ]
马春梅 [2 ]
龚振平 [2 ]
机构
[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2]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土壤容重;
D O I
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10.09.010
中图分类号
S344 [耕作的制度和方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设置留茬覆盖、留茬无覆盖、旋耕3种处理,研究大豆田的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容重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留茬覆盖处理保水、保土、保肥的效果越好,对地表温度影响也越大。留茬无覆盖处理在耕作层(15cm以上)温度要高于旋耕处理,对种子萌发和出苗有利,但是其土壤水分较留茬覆盖处理低。不同耕法条件下0~20cm土层容重:留茬无覆盖>留茬覆盖>旋耕,但在20~30cm土层3种处理容重差距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黑龙江省黑土耕地资源保护对策 [J].
张中美 ;
文启凯 .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21) :127-127
[2]   残茬覆盖与耕作方式对夏玉米叶片衰老代谢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J].
付国占 ;
李潮海 ;
王俊忠 ;
王振林 ;
曹鸿鸣 ;
焦念元 ;
王小东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01) :155-160
[3]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现状 [J].
王长生 ;
王遵义 ;
苏成贵 ;
李行 ;
王晶 ;
吴光华 .
农业机械学报, 2004, (01) :167-169
[4]   旱作麦田秸秆覆盖的生态综合效应研究 [J].
巩杰 ;
黄高宝 ;
陈利顶 ;
傅伯杰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3, (03) :69-73
[5]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风蚀影响的试验研究 [J].
臧英 ;
高焕文 ;
周建忠 .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02) :56-60
[6]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一场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 [J].
高焕文 .
农机科技推广, 2001, (02) :15-16
[7]   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深松蓄水耕作技术研究 [J].
边少锋 ;
马虹 ;
薛飞 ;
杨双 ;
谭国波 .
玉米科学, 2000, (01) :67-68
[8]   秸秆覆盖对农田土壤物理条件影响的研究 [J].
周凌云 .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7, (05) :56-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