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公益诉讼起诉资格的构建

被引:4
作者
陈承堂
机构
[1] 扬州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公益诉讼; 起诉资格;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13.06.016
中图分类号
D925 [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公益诉讼起诉资格作为"谁"有资格提起诉讼的问题,在性质上属于案件的程序性要件,而迥异于民事诉讼法中建立在案件实体性问题基础上的当事人适格理论。根据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理论,宏观调控主体违背承诺,调控受体建立在合法预期理论基础上的信赖利益因此受到了损害,从而满足了公益诉讼起诉资格的核心要件"实际损害"。直接授予遭受"实际损害"的调控受体以公益诉讼起诉资格不仅不会产生学界最为关注的讼累问题,还为调控受体提起公益诉讼提供了激励机制。事实上,此种公益诉讼起诉资格类型化的构建路径也为当下的公益诉讼的立法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7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公共起诉资格的生成 [J].
陈承堂 .
环球法律评论, 2011, 33 (05) :113-124
[2]   论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 [J].
胡光志 .
现代法学, 2008, (02) :62-69
[3]   信赖保护理论及其研究述评 [J].
朱广新 .
法商研究, 2007, (06) :71-82
[4]   试论检察机关参与公益诉讼 [J].
熊德中 ;
余杰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06) :154-157
[5]   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问题初探 [J].
张式军 ;
谢伟 .
社会科学家, 2007, (05) :107-109
[6]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扩张 [J].
齐树洁 .
法学论坛, 2007, (03) :47-52
[7]   规制理论及实践视域下的政府行为分析 [J].
磨玉峰 .
社会科学家, 2006, (S1) :126-127
[8]   行政公益诉讼中的两大认识误区 [J].
章志远 .
法学研究, 2006, (06) :151-153
[10]   关于民事公诉的若干思考 [J].
李浩 .
法学家, 2006, (04)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