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冷凉地区大豆密度试验

被引:6
作者
陈新红
章建新
闫晓红
闫晓平
丽那
机构
[1]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新疆布尔津县窝依莫克乡,新疆布尔津县窝依莫克乡乌鲁木齐,乌鲁木齐,乌鲁木齐,,
关键词
大豆; 密度; 干物重; LAI;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低肥力沙土地上对大豆 6种密度群体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 :5 2 .5万株·hm-2 群体LAI消长平稳 ,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都保持较高值 ,分别为 5 .0 ,6 .2 ,3.6 ,在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速率快 ,干物质积累总量大 ,产量高。随着密度的增大株高增加 ,主要是由于主茎第 4~ 9节间伸长的结果 ,粒茎比呈下降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壮丰安对大豆增产效应的研究 [J].
陈新红 ;
章建新 ;
闫晓红 ;
文晓平 ;
丽娜 .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4) :29-32
[2]   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引进试验与嫁接 Ⅱ平作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增产效果 [J].
刘忠堂 ;
何志鸿 ;
魏冀西 ;
王国春 .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8, (01) :28-30
[3]   高海拔冷凉地区引种大豆栽培技术研究 [J].
丁秀琦 ;
文绍金 .
中国油料, 1997, (03) :50-53
[4]   大豆不同密度对群体结构的影响 [J].
王晓梅,崔坤,房正,赵庆丽 .
吉林农业科学, 1996, (04) :39-42
[5]   大豆早熟品种生长发育特点和产量形成规律的探讨——Ⅱ.大豆早熟品种产量形成的几项规律 [J].
董加耕 ;
董钻 ;
裘碧梧 .
大豆科学, 1991, (04) :26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