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前体蛋白、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和D-二聚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13
作者
窦红菊
胡钧培
邹丽芳
陈凯骏
机构
[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上海,上海,上海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栓前体蛋白;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D-二聚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pP)、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和D-二聚体(D-D)的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8例急性脑梗死和31例正常健康对照组的血浆TpP、TAT、和D-D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TpP、TAT、和D-D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起病6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pP水平升高的阳性率显著高于TAT和D-D的阳性率(P<0.01)。结论:血浆TpP、TAT、和D-D水平是可以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凝血、抗凝及纤溶活性异常的3个指标。而TpP对于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最具有临床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1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血栓前体蛋白测定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J].
张德太 ;
李明慧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3, (09) :580-581
[2]  
实用血栓病学.[M].冯周琴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