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话教学的交往性特征

被引:17
作者
陈菊
熊宜勤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对话教学; 交往性特征; 师生关系;
D O I
10.16088/j.issn.1001-6597.2007.01.027
中图分类号
G420 [教学研究和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教学起源于社会交往活动,没有对话就没有交往也就没有教学。对话教学的交往有效性程度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效。对话教学的交往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教学交往主体具有参与性、民主性、合作性和理解性,教学活动具有互动性、创造性、互悦性和互惠性,教学组织的主体性具有个体异性和群体性,教学效果具有整体性等方面。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论交往文化及其教学论意义 [J].
陈旭远 .
东北师大学报, 2006, (05) :123-127
[2]   论基于对话理念的教学关系 [J].
米靖 .
课程教材.教法 . , 2005, (03) :20-25
[3]   试论教育适应学生 [J].
唐荣德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1) :83-87
[4]  
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反思与重建[D]. 朱利霞.广西师范大学.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