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

被引:15
作者
沈理笑
黄红
蔡泳
施榕
机构
[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儿童保健科
[2]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党委
[3]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预防医学教研室
[4]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预防医学教研室 上海
[5] 上海
关键词
艾滋病; 同伴教育; 行为,安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3 [卫生宣传教育];
学科分类号
1004 ; 120402 ;
摘要
目的 应用同伴教育的方式对职业学校 (职校 )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并分析教育前后学生相关知识、态度等方面的改变来评价同伴教育实施效果。方法 在上海的职校中随机抽取 3所学校 ,在每所学校中各随机抽取 2个班级 2 84人为教育组 ,另 2个班级 2 61人为对照组。培训一年级医科大学生作为同伴教育者 ,对所有教育组学生实施 6个模式的预防艾滋病相关的健康教育 ,教育实施前后分别对两组进行内容一致的问卷调查。结果 在实施同伴教育后教育组的有关艾滋病性病及性生殖健康的知识均分有显著提高 (P <0 .0 1) ,而对照组改变不明显。教育组在教育后生殖健康知识、艾滋病知识和性病知识均较对照组有提高 (P <0 .0 1)。对待婚前婚外性行为的态度均分教育组在教育前后亦有显著差异 (P <0 .0 1) ,但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教育前后改变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在职校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对于提高学生有关知识有明显效果 ,但是态度和行为的转变是长期的过程 ,因此不仅应加强对职校学生的预防艾滋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 ,加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而且还应重视对职校学生的观念教育 ,关爱他人。
引用
收藏
页码:167 / 16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艾滋病23例 [J].
马晓明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3, (10) :840-840
[2]   高中生艾滋病和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近期效果评价 [J].
王燕玲 ;
常春 ;
钮文异 ;
张红霞 ;
孙昕霙 ;
吕姿之 ;
高源 .
中国学校卫生, 2002, (04) :329-331
[3]   青少年与艾滋病预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中国的项目介绍 [J].
何景琳 ;
谢蕾 .
中国健康教育, 2000, (11) :10-11
[4]  
艾滋病流行:21世纪的一些思索[J]. 俞为群.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