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与工业文明

被引:17
作者
李海舰 [1 ]
徐韧 [1 ]
李然 [2 ,3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
[3]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工业文明; 社会文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D O I
10.19602/j.chinaeconomist.2016.04.005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工匠,它是一种职业;但是,工匠精神则适用于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为了抓住新工业革命的机会,实现"中国制造"由低端向高端转型,李克强总理提出弘扬"工匠精神"。本文认为,工匠精神的内涵可由专注、标准、精准、创新、完美、人本六个维度界定。中国并不缺乏工匠精神,同仁堂和海尔是中国工匠精神的优秀典范。通过对比德国、日本、美国三个制造强国,本文发现,各国的工匠精神内涵均有差异。根据具体国情和发展阶段,在共享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要弘扬工匠精神,必须破除社会、产品、部门、模块四个层面的"大而全"、"小而全",实现企业组织结构再造。总而言之,工匠精神是企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在产业文明和社会文明中具有重要历史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83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