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英模表彰制度的肇始及演变

被引:16
作者
孙云
机构
[1]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中共英模表彰制度; 苏联英模表彰运动; 斯达汉诺夫运动; 吴满有运动; 英模标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239 [党史参考资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共英模表彰制度,既是对中国传统旌表制度与文化的继承创新,也是对苏联经验的学习借鉴,同时又满足了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这一制度在中华苏维埃时期初现雏形,延安时期蓬勃发展并逐步制度化,建国初期得到正式确立。英模在承担着示范功能的同时,更是一定时期政治动向的风向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都借助这项制度及其运作机制,塑造着不同的典型和模范,实现不同的政治目标。这项制度成为中国共产党国家管理体系的有力补充,在今天仍然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6+82 +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礼治时代的中国监察制度 [J].
常金仓 .
政治学研究, 1999, (04) :65-71
[2]   中国劳模现象的历史及其沿革 [J].
齐燕庆 .
理论前沿, 1996, (09) :31-32
[3]   劳动英雄吴满有真的叛变投敌了吗? [J].
李锐 .
炎黄春秋, 1995, (04) :66-70
[4]  
抗美援朝战争纪事[M]. 解放军出版社 , 袁伟主编, 2000
[5]  
延安文艺回忆录[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艾克恩编, 1992
[6]  
雷锋日记[M]. 解放军文艺社 , 雷锋著, 1963
[7]  
全国战斗英雄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M]. 人民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编辑部辑, 1951
[8]  
田二鸿与移难民 .2 解放日报 . 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