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低质山杨林改造效果的综合评价

被引:25
作者
毛波
董希斌
机构
[1] 森林持续经营与环境微生物工程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
关键词
低质山杨林; 低质林改造; 带状改造; 大兴安岭;
D O I
10.13759/j.cnki.dlxb.2016.08.002
中图分类号
S756 [林分改造];
学科分类号
090704 ;
摘要
以大兴安岭山杨(Populus davidiana)低质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带状改造,3种改造带宽分别为10(改造带S1、S2、S3)、20(改造带S4、S5、S6)、30 m(改造带S7、S8、S9),将每条改造带分成4段,分别种植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 Nakai);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林下枯落物持水性能、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多样性、冠层结构、光合作用、更新苗木生长等38项指标,建立低质山杨林不同模式改造效果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各个样地不同模式改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模式改造效果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S2、S3、S6、S4、S8、S1、S7、对照样地、S5、S9,S2样地的综合得分最高,筛选出10 m改造带中20 m保留带的改造模式效果最好。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小兴安岭低质林改造后生态系统恢复效果的评价.[D].吕海龙.东北林业大学.2012, 01
[2]  
大兴安岭阔叶混交低质林不同改造模式效果的研究.[D].宋启亮.东北林业大学.2015, 01
[3]   不同抚育强度对兴安落叶松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J].
朱玉杰 ;
董希斌 ;
李祥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5, 43 (10) :51-54+67
[4]   诱导改造对大兴安岭低质山杨林土壤肥力的影响 [J].
毛波 ;
董希斌 ;
唐国华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5, 43 (08) :50-53+58
[5]   大兴安岭低质林生态改造后枯落物水文效应变化 [J].
陈百灵 ;
董希斌 ;
崔莉 ;
唐国华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5, 43 (06) :72-77+88
[6]   大兴安岭低质阔叶混交林不同改造模式综合评价 [J].
宋启亮 ;
董希斌 .
林业科学, 2014, 50 (09) :18-25
[7]   大兴安岭不同类型低质林群落稳定性的综合评价 [J].
宋启亮 ;
董希斌 .
林业科学, 2014, 50 (06) :10-17
[8]   阔叶混交低质林诱导改造后土壤养分的模糊综合评价 [J].
曾翔亮 ;
董希斌 ;
宋启亮 ;
崔莉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 41 (09) :50-53+93
[9]   大兴安岭低质林不同林型主要树种冠层分析与比较 [J].
崔莉 ;
董希斌 ;
宋启亮 ;
曾翔亮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 41 (09) :1-5
[10]   大兴安岭林区低质林成因及改造方式 [J].
李勇 ;
刘继明 ;
董希斌 ;
宋启亮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2, 40 (08) :105-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