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模型对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的影响

被引:33
作者
刘楠 [1 ]
唐晓骏 [1 ]
马世英 [1 ]
吴丽华 [1 ]
胡玉生 [2 ]
姚淑玲 [2 ]
田华 [2 ]
机构
[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2] 河南电力公司
关键词
短路电流; 电力系统:负荷模型;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11.08.027
中图分类号
TM713 [电力系统短路];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从标准制定、实用计算等多方面分析了国内短路电流计算对负荷的处理现状;基于实际电网算例,指出负荷模型是影响计算结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典型负荷站建模,分别探讨了沿用暂稳计算负荷模型与考虑配电网络的综合负荷模型的合理性。建议在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时,推广使用考虑配电网络的综合负荷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故障电流限制技术及其新进展 [J].
武守远 ;
荆平 ;
戴朝波 ;
金雪芬 .
电网技术, 2008, 32 (24) :23-32
[2]   “十一五”期间天津500/220kV电网分区供电方案 [J].
刘树勇 ;
顾强 ;
张丽娟 ;
刘聪 .
电网技术, 2008, (09) :51-55
[3]   西北电网短路电流的限制措施 [J].
袁娟 ;
刘文颖 ;
董明齐 ;
史可琴 ;
范越 .
电网技术, 2007, (10) :42-45
[4]   考虑配电网络的综合负荷模型 [J].
汤涌 ;
张红斌 ;
侯俊贤 ;
张东霞 .
电网技术, 2007, (05) :34-38
[5]   接于高压母线的电动机负荷等值模型 [J].
张东霞 ;
汤涌 ;
朱方 ;
张红斌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06) :14-18
[6]   上海电网短路电流控制的现状与对策 [J].
阮前途 .
电网技术, 2005, (02) :78-83
[7]  
DL/T 5163-2002. 水电工程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导则[S]. 2002
[8]  
GB/T 15544-1995. 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S]. 1995
[9]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M]. 水利电力出版社 , 李光琦编, 1995
[10]  
负荷模型参数模型深化研究及适应性分析.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