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荣誉法官”制度评介及其思考

被引:6
作者
牛建华
刘峥
雷鸿
机构
[1] 最高人民法院
关键词
法官; 参审制; 法律工作者; 人民陪审员; 陪审员; 德国; 陪审制度; 司法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51.6 []; DD916.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任何一个国家的陪审制度均与该国的政治、社会、历史、司法体制等密切相关。按照一般理解,归属于大陆法系的德国陪审制度与我国应有更多的相似之处,即陪审员与法官之间没有明确的职能分工。经过考察后,我们发现,德国和我国的陪审制度在资格条件、造作程序、陪审范围等诸多方面还是存在较大差异。但从本质上说,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与德国的参审制在价值目标的追求上仍有相近和相似之处,都是要变纠纷完全由职业法官来处理为由非专业人员共同参与,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我国陪审制度研究 [J].
王利明 .
浙江社会科学, 2000, (01) :55-64
[2]  
法学方法论.[M].(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
[3]  
民事诉讼法.[M].(德)奥特马·尧厄尼希(OthmarJauernig)著;周翠译;.法律出版社.2003,
[4]  
读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M].宋冰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