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主要森林类型碳汇功能及其经济价值评价

被引:28
作者
黄方
张合平
陈遐林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生物量; 碳贮量; 碳汇; 碳密度; 经济价值; 湖南森林类型;
D O I
10.19692/j.cnki.gfs.2007.01.016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湖南省森林资源主要数据汇编(1999—2003年),依据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与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对湖南省几种主要森林类型的生物量和碳贮量进行了推算,分析了不同林龄结构的碳密度以及天然林与人工林的碳贮量,并对整个湖南省的森林经济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湖南省主要森林类型的总碳贮量为94.935 Tgc,碳汇总经济价值为70 723.26万元,固定CO2的经济效益达259 554.36万元。阔叶树的碳汇能力最强,其次是杉木和马尾松;湖南省的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碳贮量相差不大,不同龄组碳密度高低排序的基本规律是:过熟林>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而中龄林的碳贮量最多,过熟林碳贮量最少。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长白山区森林固定CO2价值的评估 [J].
施溯筠 ;
李光 ;
张三焕 .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134-137
[2]   北京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初步研究 [J].
余新晓 ;
秦永胜 ;
陈丽华 ;
刘松 .
生态学报, 2002, (05) :783-786
[3]   中国森林植被碳库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J].
方精云 ;
陈安平 .
植物学报, 2001, (09) :967-973
[4]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储量和碳密度研究 [J].
王效科 ;
冯宗炜 ;
欧阳志云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1, (01) :13-16
[5]   中国森林碳动态及其对全球碳平衡的贡献 [J].
刘国华 ;
傅伯杰 ;
方精云 .
生态学报, 2000, (05) :733-740
[6]   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平衡 [J].
周玉荣 ;
于振良 ;
赵士洞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5) :518-522
[7]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估初探——以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森林为例 [J].
肖寒 ;
欧阳志云 ;
赵景柱 ;
王效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4) :481-484
[8]   北京喇叭沟门林区森林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价 [J].
成克武 ;
崔国发 ;
王建中 ;
李俊清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0, (04) :66-71
[9]   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 [J].
方精云,刘国华,徐嵩龄 .
生态学报, 1996, (05) :497-508
[10]   中国森林C汇功能基本估计 [J].
康惠宁,马钦彦,袁嘉祖 .
应用生态学报, 1996, (03) :23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