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湾东岸海底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演化模式

被引:8
作者
李福林
陈学群
张奇
PETTIFER Geoff
宋福山
王潘平
刘学忠
姜克华
刘竹梅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4] 澳大利亚GHD公司
[5] 山东省莱州市水利局
关键词
莱州湾东岸; 海底地下水; 水文地球化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3 [水文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莱州湾东岸的海底地下水主要分布在浅海区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明显有别于海水,目前已被大量开采利用。从内陆向海区分别取地下水样化验分析,其pH值、密度、钠吸附比(SAR)、rCl/rBr等化学特征值呈现出从陆向海逐渐变化的规律,内陆含水层地下水中较高的硝酸盐类污染物,在海底地下水中也有明显的反映,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也由ClCa·Na·Mg型转变为ClNa·Mg型和ClNa型。另一方面,海底地下水的主要组分、浓度和矿物相组成也有自己的特点。研究发现,从内陆向海区,地下水的离子强度和矿物质的饱和指数均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地下水中的这些离子以及矿物相在空间上的水岩交换变化,使地下水逐渐从淡水演化为微咸水和咸水,构成了海岸带地下水地球化学演化的一般模式。鉴于海底地下水与内陆地下水的紧密联系,今后陆地含水层一旦被污染,地下水向海区的化学输移将带来一定的环境效应。这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190 / 19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莱州湾东岸的全新世海侵和地层 [J].
庄振业 ;
李建华 ;
仇士华 ;
冼自强 ;
薄官成 ;
王永吉 .
海洋湖沼通报, 1987, (02) :31-39
[2]  
地球化学中的热力学[M]. 科学出版社 , 饶纪龙 编著, 1979
[3]  
Investigation of submarine groundwater discharge .2 Taniguchi M,Burnett W C,Cable J E,et al. Hydrological Processes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