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3所大学本科生心理压力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63
作者
张林 [1 ]
车文博 [2 ]
黎兵 [2 ]
张旭东 [2 ]
机构
[1] 宁波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2] 吉林大学社会心理学系
关键词
心理压力; 大学生; 个体自身压力; 社会环境压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目的了解当前中国大学生群体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选取13所高校2007名大学本科生作为研究样本,应用“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问卷”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心理压力源排前五位的依次为学习任务、学校环境、职业选择、人际交往和情绪失调。其中,心理压力程度中等的占49.3%,程度较重的临界人群占8.4%,压力程度很重的占0.3%。具体而言,二、三年级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程度普遍高于一、四年级大学生,在择业和学业压力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家庭、恋爱、健康、适应和挫折压力方面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乡村来源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明显高于城市来源大学生,普通学校大学生心理压力显著高于重点学校大学生,西部地区大学生心理压力高于沿海开放地区的大学生。结论心理压力已成为影响当前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发展的严重问题,其中某些特殊群体的心理压力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引用
收藏
页码:387 / 39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樊富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  
中国大学报考指南.[M].网大指南编委会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3]  
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车文博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4]   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量表编制理论及其信、效度研究 [J].
张林 ;
车文博 ;
黎兵 .
心理学探新, 2003, (04) :47-51
[5]   浙江省大学生心理压力总体状况与来源的调查研究 [J].
徐长江 ;
钟晨音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2, (06) :100-104
[6]   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和特点 [J].
李虹 ;
梅锦荣 .
心理科学, 2002, (04) :398-401+508
[7]   几种主要的应激理论模型及其评价 [J].
韦有华 ;
汤盛钦 .
心理科学, 1998, (05) :44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