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约格鲁岩体暗色微粒包体特征及成因

被引:76
作者
刘成东
张文秦
莫宣学
罗照华
喻学惠
李述为
赵欣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3] 华东地质学院江西抚州
[4] 北京
关键词
暗色微粒包体; 岩浆混合作用; 花岗岩; 东昆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对东昆仑约格鲁花岗岩体中暗色微粒包体的形态、大小、成分和分布等主要特征进行了较详细地研究。发现包体形态多样,以强烈的塑性流变为特征;包体大小悬殊,多数直径为几十厘米,最大者长轴达4m;包体成分以闪长质为主,结构总体上比寄主岩石的粒度细,岩体中不同部位的包体成分和结构都有所变化;包体分布不均匀,经常呈族状、条带状密集分布,具定向性。镜下研究发现,在包体中经常见到针状磷灰石、石英捕虏晶和斜长石的自形内核环带及增生边等现象,显示了岩浆混合成因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739 / 7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花岗岩混合成因研究及大陆动力学意义 [J].
王涛 .
岩石学报, 2000, (02) :161-168
[2]   青藏高原冈底斯带中段花岗岩类及其中铁镁质微粒包体地球化学特征 [J].
江万 ;
莫宣学 ;
赵崇贺 ;
郭铁鹰 ;
张双全 .
岩石学报, 1999, (01) :90-98
[3]   微粒花岗岩类包体的成因 [J].
王德滋 ;
周新民 ;
徐夕生 ;
姚玉鹏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92, (03) :235-241
[4]  
花岗岩类岩浆动力学.[M].马昌前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
[5]  
花岗岩类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M].高秉璋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