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机制弱有效性下的盈余管理声誉机制安排

被引:3
作者
高山 [1 ]
査慧园 [2 ]
石建伟 [1 ]
机构
[1] 南京中医药大学
[2] 江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
盈余管理; 法律机制; 声誉机制;
D O 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11.07.023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盈余管理赋予了企业和管理层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在有效市场无法实现的客观条件下,正是这种不可界定的自由特性,导致作为正式制度的法律机制成本过高,约束功能有限。鉴于声誉机制隐性、声誉圈扩散效应的降低成本的作用,本文提出在法律机制实施基础上,构建盈余诚信管理的履约架构。结合经营者声誉激励、经理人市场完善等方法,构建诚信体系,从源头上解决盈余管理失当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来自上海股市小样本的经验证据 [J].
王永锋 ;
肖瑶 .
统计与决策, 2005, (02) :101-102
[2]  
What’s in a Name? Reputation Building and Corporate Strategy. Fombrun CJ,Shanly M.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 1990
[3]  
R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finitely repeated prisoner’s dilemma. Kreps D,Milgrom P,Roberts J,et al.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 1982
[4]  
Commentary on Earnings Management. Schipper Katherine. Accounting Horizons . 1989
[5]   基于声誉的盈余管理监督机制研究 [J].
张淑惠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6 (01) :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