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沙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心肌缺血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张任权 [1 ]
张裕生 [1 ]
温兴章 [1 ]
廖新学 [2 ]
机构
[1] 广东省五华县人民医院内科
[2]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心绞痛,不稳定型; 氯沙坦; 肿瘤坏死因子-α; 间质金属蛋白酶9; 白细胞介素-6;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0例常规治疗组和50例氯沙坦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间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s-9,MMP-9)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水平,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缺血发作的变化。结果:氯沙坦组病人治疗6个月后血清TNF-α、MMP-9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为P<0.05),而常规治疗组病人治疗前后TNF-α、MMP-9和IL-6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均为P>0.05)。氯沙坦组病人治疗后血清TNF-α、MMP-9和IL-6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均为P<0.05)。两组患者心绞痛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P<0.05),ST段压低减轻(P<0.05),但氯沙坦组疗效更加明显(P<0.05)。结论:氯沙坦可以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TNF-α、MMP-9和IL-6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病变的炎症反应,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心肌缺血症状,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理想药物。
引用
收藏
页码:2040 / 204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核因子κB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J].
罗瑛 .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2003, (01) :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