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太平洋鲣鱼时空分布及其与ENSO关系探讨

被引:20
作者
郭爱 [1 ,2 ]
陈新军 [1 ,2 ,3 ]
范江涛 [1 ]
机构
[1]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2] 大洋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上海市高校重点实验室
[3]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中西太平洋; 鲣鱼; 时空分布; 表温; ENSO;
D O I
10.16378/j.cnki.1003-1111.2010.10.007
中图分类号
S932 [水产资源调查与评估];
学科分类号
090803 ;
摘要
根据1990-2001年中西太平洋海域(20°N25°S,175°W以西)金枪鱼围网作业产量和作业次数,结合海水表面温度SST、3.4区SSTA等海洋环境数据,对鲣鱼产量时空分布及其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指数(ENSO)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鲣鱼主要产量分布在表温28~30℃,尤以29~30℃为主,其结果经K-S检验;主要作业渔场分布在E140~175°海域,各年作业重心有所不同,与ENSO关系密切。以年为单位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发现高产区经度重心、平均经度较ENSO指标有一年的滞后。
引用
收藏
页码:591 / 5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ENSO与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资源丰度及其渔场变动的关系 [J].
郭爱 ;
陈新军 .
海洋渔业, 2005, (04) :338-342
[2]   北太平洋(160°E~170°E)大型柔鱼渔场的初步研究 [J].
陈新军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1999, (03) :197-201
[4]   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与水温因子的关系 [J].
陈新军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1995, (03) :181-185
[5]  
数理统计基础及其应用[M]. 四川大学出版社 , 魏季瑄 编, 1991
[6]  
Spati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relative abundance of the skipjack tuna Katsuwonus pelamis (Linnaeus, 1758) in the Eastern Pacific Ocean (EPO) during 1970–1995[J] . Jose Angel Trigueros-Salmeron,Sofia Ortega-Garcia.Fisheries Research . 2001 (3)
[7]  
Weekly Mea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ht-tp://iridl.ldeo.columbia.edu/SOURCES/IGOSS/da-taproducts.html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