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地震带的地壳结构与强震构造环境

被引:80
作者
胥颐
刘福田
刘建华
孙若昧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天山地震带; 地壳结构; 速度图像; 伽师地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以中国西北地区的地震层析成像为基础,研究了天山地震带深部结构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天山地震带的地壳中部为低速的韧性滑脱层,南天山的断裂深度超过莫霍面,北天山的断裂深度一般只到地壳中部;天山莫霍面的深度一般大于50km,壳-幔边界由宽而缓的速度过渡带构成,中强地震主要位于盆山边界地壳中下部位波速变化较大的区域.帕米尔、南天山和塔里木之间存在一个北北东方向的低速带,乌恰和伽师地震分别位于该低速带东、西两侧的梯度带附近.推测帕米尔、南天山和塔里木之间的相对运动是导致低速带内部物质发生形变并在边界附近产生破裂的主要原因,地幔热物质的侵入对该地区的构造活动起到了重要的动力学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84 / 19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壳内部分熔融低速层及其研究意义 [J].
杨晓松 ;
金振民 .
地球物理学进展, 1998, (03) :39-46
[2]   1997年新疆伽师强震群及三次成功的临震预报 [J].
朱令人 ;
苏乃秦 ;
杨马陵 .
中国地震, 1998, (02)
[3]   塔里木盆地中部地震转换波测深及其解释 [J].
张家茹 ;
邵学钟 ;
范会吉 .
地震地质, 1998, (01) :35-37+39+41-43
[4]   新疆及邻区强震发生的深部条件与坚固体孕震模式的新证据 [J].
梅世蓉 .
内陆地震, 1997, (02) :97-102
[5]   高温高压下岩石波速与地壳深部的物质组成 [J].
刘永祥 ;
伍旭光 .
地球物理学报, 1997, (02) :211-220
[6]   深部地壳镁铁质岩石波速的研究 [J].
张友南 ;
马瑾 .
地球物理学报, 1997, (02) :221-230
[7]   新疆及毗邻地区深部孕震环境和地震成因研究 [J].
李强,刘瑞丰,杜安陆 .
地震学报, 1995, (04) :43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