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北喜马拉雅花岗岩带中段地质年代的研究

被引:8
作者
许荣华
金成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花岗岩类; 高喜马拉雅; 康马岩体; 北喜马拉雅; 错英石; 独居石; 磷铈镧矿; 磷酸盐矿物; 黑云母; 岩带; 片麻状构造; 二云母花岗岩; 柱状晶体; 西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冈底斯岩浆弧和印度-藏布缝合带(ITS)以南,屹立着巍峨的喜马拉雅山系,根据常承法等(1974)的资料,本区的地质构造可以划分为六个构造带,它们大致平行喜马拉雅山脉的总走向延伸,分布着三条不同的花岗岩类岩带:由南向北分别为低喜马拉雅岩带、高喜马拉雅岩带和北喜马拉雅岩带。
引用
收藏
页码:339 / 34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西藏曲水岩基的时代研究 [J].
许荣华 ;
金成伟 .
地质科学, 1984, (04) :414-422
[2]   西藏南部某些中酸性岩体的铷-锶同位素研究 [J].
王俊文 ;
成忠礼 ;
桂训唐 ;
许荣华 ;
张玉泉 .
地球化学, 1981, (03) :242-246
[3]   西藏高原南部花岗岩类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J].
张玉泉 ;
戴橦谟 ;
洪阿实 .
地球化学, 1981, (01) :8-18
[4]   西藏南部同位素地质年龄的测定与喜马拉雅运动的分期 [J].
陈祥高 .
地质科学, 1979, (01) :13-21
[5]   西藏希夏邦马峰地区岩石绝对年龄数据的测定 [J].
李璞 ;
戴橦谟 ;
张梅英 ;
洪阿实 .
科学通报, 1965, (10) :925-926
[6]   希夏邦马峯地区科学考察初步报告 [J].
施雅风 ;
刘东生 .
科学通报 , 1964, (10) :928-938
[7]  
西藏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 编, 1981
[8]  
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西藏科学考察队编, 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