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平原西部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盐渍化效应研究——以大安市为例

被引:17
作者
李晓军
李取生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吉林长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北京
[4] 吉林长春
关键词
大安市; 耕地; 草地; 碱斑地;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5.03.017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利用1986年、1996年和2000年的遥感图像数据,对松嫩平原西部典型盐渍化区大安市的土地利用变化转换矩阵和空间格局指数进行计算,分析探讨了监测期间土地利用变化和分布特征及它们对盐渍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安市耕地、草地和碱斑地相互转化发生剧烈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地区,其中中覆盖草地变化最为剧烈;碱斑地分离度、分维数逐渐减小,面积不断扩大,占大安市总面积比由原来的23. 3%上升到32. 4%。耕地和草地是其面积变化的主要贡献者,其中草地对于碱斑地面积净增加和净减少的贡献分别达到48%和70%,其贡献远大于耕地。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农业人口数和草原载畜量的不断增加,因此,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草地资源将有助于盐碱化土地的防治。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全球变化科学的进展 [J].
安芷生 ;
符淙斌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5) :671-680
[2]   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陕西延安地区大南沟流域为例 [J].
陈利顶 ;
傅伯杰 ;
王军 .
地理科学, 2001, (01) :46-51
[3]   松嫩平原西部土地盐碱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J].
李秀军 .
地理科学, 2000, (01) :51-55
[4]   松嫩平原土地次生盐碱化研究 [J].
李取生 ;
裘善文 ;
邓伟 .
地理科学, 1998, (03) :268-272
[6]   黄河三角洲地区人类活动对景观结构的影响分析──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 [J].
陈利顶 ;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1996, (04) :337-344
[7]   全球变化的主要科学问题 [J].
叶笃正 ;
符淙斌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4, (04) :498-512
[8]   草地土壤次生盐渍化——松嫩平原次生盐碱斑成因的研究 [J].
张为政 .
土壤学报, 1993, (02) :182-190
[9]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 科学出版社 , 史培军等著, 2000
[10]  
中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刘纪远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