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关于《黄老帛书》之我见
被引:4
作者
:
黄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政教系
黄钊
机构
:
[1]
武汉大学政教系
来源
:
管子学刊
|
1989年
/ 04期
关键词
:
帛书;
齐人;
文字;
《鹤》;
盖公;
楚人;
《黄老帛书》;
韩非;
曹参;
汉初;
道家思想;
黄老之治;
巨公;
D O I
:
10.19321/j.cnki.gzxk.1989.04.016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稷下黄老道家的思想,到了战国后期,有了进一步发展,它的代表作就是一九七三年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的《老子》乙本卷前四种古佚书,即:《经法》、《十六经》(注)、《称》、《道原》等,统称之为《黄老帛书》。《黄老帛书》是我们当今研究道家思想发展环节和探索汉初“黄老之治”的内容及其理论来源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出土后受到学术界的普遍重视。但限于史料不足,人们的研究多带推测性,因而见仁见智,看法各异。这里仅就它的书名、成书年代、作者及其学术思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4+16 +16
页数:5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