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从水质水量相结合的角度再论黄河的水资源
被引:17
作者:
夏星辉
杨志峰
沈珍瑶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2]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
[3] 北京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水资源;
水资源功能容量;
水资源功能亏缺;
水环境功能容量;
水环境功能亏缺;
黄河;
D O I:
10.13671/j.hjkxxb.2005.05.005
中图分类号:
TV211 [水利调查];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建立了流域水资源数量与质量联合评价的方法,发展了可利用水资源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水资源功能容量和水资源功能亏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出了水环境功能容量和功能亏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根据黄河流域1997—1999年间主要水文站点逐月的水质监测数据、水文数据及各取水口逐月的取水量数据,对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进行了水质水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1997、1998和1999年,黄河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分别为2 5 5 3 9×10 8m3、3 43 41×10 8m3和3 5 5 44×10 8m3,分别占总天然径流量的80 2 % ,78 2 %和82 0 % .黄河水资源功能容量和亏缺在这3年间的平均值分别为42 3 5 0×10 8m3,78 97×10 8m3.对主要污染指标CODMn来说,黄河的水环境功能容量和功能亏缺在这3年间的平均值分别为2 95 71 5 4kg和199 70kg ;对主要污染指标NH+ 4 N来说,平均值分别为3 774 2 6kg和113 0 8kg .因此,与CODMn相比,NH+ 4 N对黄河可利用水资源总量的影响更大.水资源功能容量和水环境功能容量均分别显著大于水资源功能亏缺和水环境功能亏缺,说明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黄河实际的水质要优于达到水资源功能所要求的水质
引用
收藏
页码:595 / 600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