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22
作者
黄荣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气候灾害; 形成机理; 旱涝; 气候系统; 预测理论; 东亚气候; 事件预测; 研究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9 [气象灾害];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鉴于我国旱涝等重大气候灾害发生频繁且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开展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科学意义,而且是适应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具有重大应用价值。“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项目经过前两年的研究,很好地完成了预期的科学目标,并在几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本项目对气候系统各圈层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特别是对东亚气候系统各子系统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作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东亚气候系统”、“东亚季风-暖池-ENSO循环相互作用”以及“高原大气热力适应”等与我国重大气候灾害形成机理有关的新理论,并在ENSO循环机理和数值模式研究取得突破,从而使我国对ENSO事件预测水平有较大提高;项目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跨季度气候异常的数值预测模型,成功地预测了我国1998—2000年夏季发生的严重旱涝气候灾害;项目成功进行了“我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获取了许多有关我国典型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宝贵的科学观测数据,为开发大西北提供了可靠的气候环境资料。这些成果的取得,为今后3年的研究和最终完成项目5年的科学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数值模型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热力适应、过流、频散和副高 I.热力适应和过流 [J].
吴国雄 ;
刘屹岷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0, (04) :433-446
[2]   绿洲附近荒漠大气逆湿的外场观测和数值模拟 [J].
张强 ;
赵鸣 .
气象学报, 1999, (06) :728-740
[3]   关于东亚气候系统年际变化研究进展及其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J].
黄荣辉 ;
张人禾 ;
严邦良 .
中国基础科学, 1999, (Z1) :68-77
[4]   厄尔尼诺的发生与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异常 [J].
李崇银 ;
穆明权 .
大气科学, 1999, (05) :513-521
[5]  
The 1997/ 98 enso cycle and its impact on summer climate anomalies in east asia[J] . Huang Ronghui,Zhang Renhe,Zhang Qingyun.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2000 (3)
[6]  
Anomalies in the tropics associated with the heavy rainfall in east asia during the summer of 1998[J] . Lu Riyu.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2000 (2)
[7]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summer monsoon[J] . Chen Wen,Hans -F. Graf,Huang Ronghui.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2000 (1)
[8]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correcting the seasonal—interannual prediction of summer climate anomaly[J] . Wang Huijun,Zhou Guangqing,Zhao Yan.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2000 (2)
[9]  
Dependence of the agcm climatology on the method of prescribing surface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its climatological implication[J] . Lin Zhaohui,Bi Xunqiang,Wang Huijun,Zeng Qingcun.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199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