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治疗期间纤溶活性和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18
作者
金兰,张抒扬,严晓伟,许澎淮,朱广瑾,方圻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病理生理室
关键词
血栓溶解疗法;心肌梗塞;血纤维蛋白溶酶原类;血小板功能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观察20例急性心肌梗塞(AM1)患者早期溶栓治疗期间纤溶活性及血小板功能的变化,以22例常规治疗病人为对照。结果显示静注尿激酶(UK)完毕后即刻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直线上升(P<0.00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1)活性直线下降(P<0.001),但不到24h血浆PAI活性反跳超过静注UK前水平。血小板功能,因入院后即给阿司匹林治疗而受抑制,但静注UK完毕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达峰值。以上的变化说明溶栓治疗期间血栓与溶栓过程并存。了解溶栓治疗期间溶栓与凝血的病理生理过程对提高溶栓治疗的成功率和预防血管再堵的处理有很大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61 / 263+311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