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西南岩溶地区的植被资源
被引:4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镇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富兰克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
草业科学
|
2008年
/ 09期
关键词
:
植被地带性;
岩溶生态系统;
植被资源;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
071012 ;
0713 ;
摘要
:
简要介绍了中国西南岩溶地区的植被资源概况,西南岩溶地区主要的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由于当地特殊的地质(如岩溶发育、山地、河谷等)、气候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的干扰,灌丛、灌-草丛和草丛(草甸)等成为现状植被的主要类型。在人为干扰条件下,灌草丛和草丛群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浅议贵州草业发展的潜力与对策
[J].
赵熙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省饲草饲料工作站
赵熙贵
.
草业科学,
2006,
(05)
:33
-35
[2]
中国南方草地开发现状及发展战略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欧阳克蕙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堃
.
草业科学,
2006,
(04)
:17
-22
[3]
受地质条件制约的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
[J].
曹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曹建华
;
袁道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袁道先
;
章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章程
;
蒋忠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蒋忠诚
.
地球与环境,
2004,
(01)
:1
-8
[4]
全球岩溶生态系统对比:科学目标和执行计划
[J].
袁道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广西桂林
袁道先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4)
:461
-466
[5]
西南贫困山区草业开发的扶贫效益探析
[J].
冯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
冯强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培
.
草业科学,
1999,
(02)
:44
-48
[6]
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地带性原理与实践[M]. 科学出版社 , 孙鸿烈, 2004
←
1
→
共 6 条
[1]
浅议贵州草业发展的潜力与对策
[J].
赵熙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省饲草饲料工作站
赵熙贵
.
草业科学,
2006,
(05)
:33
-35
[2]
中国南方草地开发现状及发展战略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欧阳克蕙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堃
.
草业科学,
2006,
(04)
:17
-22
[3]
受地质条件制约的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
[J].
曹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曹建华
;
袁道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袁道先
;
章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章程
;
蒋忠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蒋忠诚
.
地球与环境,
2004,
(01)
:1
-8
[4]
全球岩溶生态系统对比:科学目标和执行计划
[J].
袁道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广西桂林
袁道先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4)
:461
-466
[5]
西南贫困山区草业开发的扶贫效益探析
[J].
冯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
冯强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培
.
草业科学,
1999,
(02)
:44
-48
[6]
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地带性原理与实践[M]. 科学出版社 , 孙鸿烈, 200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