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大兴安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岩形成动力学背景的新认识

被引:12
作者
张宏
权恒
赵春荆
武广
李广远
祝洪臣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强挤压造山; 减压—剪切; 火山岩; 动力学背景; 大兴安岭;
D O I
10.16509/j.georeview.1999.s1.053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大兴安岭及附近地区中生代火山岩是两种动力学背景下形成的。晚侏罗世早期,即相当于辽西—冀北的土城子期(156~145 Ma),是大兴安岭地区的强挤压造山时期。大兴安岭地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岩(150~100 Ma)是后造山期挤压背景下"减压—剪切"环境中形成的,该时期火山岩与地幔柱火山岩有较大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431 / 44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论辽南韧性推覆构造的基本特征..崔克英;庞庆邦;徐英奎等;.辽宁地质学报.1986, 02
[2]  
Slab breakoff: A model of lithosphere detachment and its test in the magmatism and deformation of collisional orogens.[J].J. Huw Davies;Friedhelm von Blanckenburg.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1995, 1
[3]  
中国东部金矿地质学及地球化学.[M].胡受奚等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
[4]  
中国东南部中生代火成岩与矿床.[M].李文达等著;.地震出版社.1998,
[5]  
地幔柱及其成矿作用.[M].王登红编著;.地震出版社.1998,
[6]  
大兴安岭及其邻区铜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远景评价.[M].赵一鸣等著;.地震出版社.1997,
[7]  
中国东北环太平洋带构造地层学.[M].王五力等著;.地质出版社.1995,
[8]  
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岩浆作用和地壳结构.[M].许文良等著;.地质出版社.1994,
[9]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板内变形构造应力场及其应用.[M].万天丰著;.地质出版社.1993,
[10]   火成岩构造组合与壳-幔成矿系统 [J].
邓晋福 ;
莫宣学 ;
罗照华 ;
赵海玲 ;
赵国春 ;
曹永清 ;
于学政 .
地学前缘, 1999, (02) :6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