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务公开

被引:10
作者
高一飞 [1 ]
莫湘益 [1 ,2 ]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2] 湖南商学院
关键词
审务公开; 审判管理; 政务公开; 电子政务; 电子审务; 司法公开; 司法公信力;
D O I
10.16582/j.cnki.dzzw.2012.12.012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审务公开与审判公开平行而论,共同支撑起新时期的司法开放架构,成为当下推进司法民主和司法监督的一项重要措施。审务公开以审判管理为对象,与审判管理的规范化发展紧密相连,依托信息化条件而逐步成型。作为中国司法改革的一个新生事物,审务公开应当贯彻依法、及时、全面公开的要求,将审判管理活动的公开与民众对司法的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有机融合,促进社会主义司法的公正、高效和权威。从应然与实然两个层面比较公开的范围,探析了该制度的运作实效和难点,以求审务公开的长远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108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 确保司法公正高效.[N].王胜俊;.人民法院报.2010,
[2]  
“过问案件登记”不如实行全面公开制度.[N].游伟;.法制日报.2009,
[3]   审判管理与审判规律抉微 [J].
江必新 .
法学杂志, 2011, 32 (05) :79-83+144
[4]   积极主动或谦抑克制:“审判管理权”的正确定位与行使 [J].
孙辙 ;
朱千里 .
法律适用, 2011, (04) :69-73
[5]   以信息化促进审判管理科学化 [J].
车红蕾 .
人民司法, 2011, (01) :17-18
[6]   审判事务管理权的回归 [J].
孙海龙 ;
高翔 .
人民司法, 2010, (09) :17-22
[7]   扫除司法公开的十大障碍 [J].
蒋惠岭 .
中国审判, 2010, (05) :10-13
[8]   时代语境下的审判管理解析 [J].
郭俭 .
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2009, 24 (05) :87-94
[9]   英国信息公开制度及其特点 [J].
张红菊 .
中国监察, 2009, (02) :45-46
[10]   WTO透明度原则对中国司法制度的影响 [J].
王立敏 .
中外企业家, 2007, (11) :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