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时代的中日贸易分析——基于增加值的视角

被引:23
作者
康振宇
徐鹏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中日贸易; 增加值;
D O I
10.13510/j.cnki.jit.2015.04.008
中图分类号
F752.7 [与各国贸易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全球价值链时代,中间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日益扩大,致使传统贸易核算方法无法准确评估一个国家或一个行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实际贡献。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WIOD),通过传统和增加值两种核算方法,对中日双边贸易收支情况,双边贸易重要性差异,出口结构变化以及优势产业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增加值核算方法下的双边贸易更趋平衡;双边贸易重要性对中国而言在下降,对日本而言则在上升;双边中间品出口增长显著,产品内的国际分工在两国之间不断深化;传统贸易核算方法高估了中日贸易结构的优化程度,尤其是制造业贡献率;中日贸易互补性明显,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优势,而日本的优势则表现在资本密集型产品和知识密集型产品上。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日贸易互补性研究 [J].
王久乐 .
经济研究导刊, 2014, (14) :222-223
[2]   中日贸易相互依存度的实证分析 [J].
刘丽娟 ;
胡杨 .
经济视角(上旬刊), 2014, (03) :72-75
[3]   基于全球价值链分解的中国贸易产业结构演进研究 [J].
樊茂清 ;
黄薇 .
世界经济, 2014, 37 (02) :50-70
[4]   日本贸易结构动态演变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J].
孙亚轩 .
世界经济研究, 2013, (12) :46-52+85
[5]   汇率波动下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中日贸易的经验分析 [J].
周东明 ;
吕侠 .
当代经济研究, 2012, (09) :75-80
[6]   中日自由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 [J].
陆根尧 ;
王晓琳 .
国际贸易问题, 2011, (11) :64-76
[7]   中日贸易关系20年回顾与展望 [J].
苏国辉 ;
李彬 .
日本研究, 2010, (03) :13-18
[8]   产业结构变化对中日韩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 [J].
石柱鲜 ;
李玉梅 ;
黄红梅 .
现代日本经济, 2010, (04) :42-47
[9]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日贸易特点、前景与对策 [J].
李彬 .
日本问题研究, 2010, (02) :12-19
[10]   Five Facts about Value-Added Exports and Implications for Macro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J].
Johnson, Robert C. .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14, 28 (02) :11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