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藏北安多一带晚侏罗世层孔虫的新材料
被引:14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董得源
汪明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汪明洲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
长春地质学院
来源
:
古生物学报
|
1983年
/ 04期
关键词
:
层孔虫;
上侏罗统;
微细构造;
均质层;
地球大气;
层位;
摩天岭;
晚侏罗世;
麻姆世;
侏罗纪;
网状构造;
冻土构造;
弦切面;
安多;
脱思麻;
共骨;
骨素;
图版;
蠕虫状;
藏北;
D O I
:
10.19800/j.cnki.aps.1983.04.004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西藏北部侏罗系发育,以浅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为主,间有海陆交互相沉积,厚度可达数千米,是研究我国侏罗系的重要地区之一。藏北侏罗系的层孔虫较为丰富,董得源(1981,121页)曾研究本区范围内东巧附近和双湖地区鱼尾湖一带的晚侏罗世层孔虫6属、14种。此外,杨敬之、王成源(1975,71页)描述
引用
收藏
页码:413 / 428+496 +496-499
页数:20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