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层上层副热带西风急流与东亚冬季风的关系

被引:53
作者
况雪源 [1 ]
张耀存 [2 ]
刘健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关键词
对流层上层西风急流; 东亚冬季风; 北极涛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4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研究冬季对流层上层西风急流的时空变化特征,提出表征急流强度和位置变化的指数,进而探讨西风急流与东亚冬季风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西风急流强度指数体现了西太平洋与高纬大陆的热力对比,较好地反映了西伯利亚高压与阿留申低压的强度变化,可作为表征冬季风强弱变化的一个定量指标,急流增强(减弱)对应西伯利亚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加强(减弱),东亚冬季风偏强(弱)。急流强度指数与不同高度冬季风子系统的显著相关表明,东亚冬季风活动异常不只是对流层中低层的现象,而在整个对流层都有明显反映,低层的西伯利亚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中层的欧亚脊、东亚大槽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高层的西风急流是同相变化的。在此基础上还比较了急流强度指数和北极涛动指数(AO)与东亚冬季风的关系,急流强度变化体现了欧亚大陆与西太平洋的热力差异,而AO则主要反映极地与中纬度环状模的反相变化,所以急流强度变化与东亚冬季风的关系更为密切。
引用
收藏
页码:701 / 7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异常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影响 [J].
况雪源 ;
张耀存 .
高原气象 , 2006, (03) :382-389
[2]   北极涛动年代际变化对华北地区干旱化的影响 [J].
琚建华 ;
吕俊梅 ;
任菊章 .
高原气象, 2006, (01) :74-81
[3]   北极涛动与东北冬季温度的联系 [J].
李春 ;
方之芳 .
高原气象, 2005, (06) :927-934
[4]   东亚冬季风异常激发ElNio现象的数值试验研究 [J].
杨辉 ;
陈隽 ;
孙淑清 .
大气科学, 2005, (02) :321-333
[5]   北极涛动年代际变化对东亚北部冬季气温增暖的影响 [J].
琚建华 ;
任菊章 ;
吕俊梅 .
高原气象, 2004, (04) :429-434
[6]   一个新的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及其强弱变化之大气环流场差异 [J].
王会军 ;
姜大膀 .
第四纪研究, 2004, (01) :19-27
[7]   SVD相空间分析方法及其在海气耦合关系中的初步应用 [J].
李跃清 ;
李崇银 ;
黄荣辉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3, (S1) :17-23
[8]   东亚冬季风与中国夏季气候变化 [J].
晏红明 ;
段玮 ;
肖子牛 .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04) :367-376
[9]   北极涛动对东亚夏季降水的预测意义 [J].
龚道溢 .
气象, 2003, (06) :3-6
[10]   北极海冰减少及其与相关气象场的联系 [J].
方之芳 ;
郭裕福 ;
乔琪 ;
方锦辉 .
高原气象, 2002, (06) :565-575